Back
Featured image of post Nothing really matters——Echoes的创作过程

Nothing really matters——Echoes的创作过程

Nothing really matters

Pink Floyd开始准备着手创造新专辑的时候并不顺利,大家头脑空空,彼此否定,一筹莫展,无所事事。不过无论如何,PF毕竟是个有灵感就上,没灵感(为了赚钱)创造灵感也得上的劳模乐队。

经过初期的录音工作他们整理出了一些并不怎么能激发灵感的无聊素材——三十几个歌曲片段或小样,构建新专辑的材料将从这里面挑选,乐队成员用习惯性的冷淡语气将它们命名为「Nothing」,甚至此时称这张日后被定名为Meddle的新专辑为「Return of the Son of Nothings」。

“我们带到AIR录音室的磁带里装满了小动机——拨弄拨弄吉他、一点钢琴、一些音效,”录音师John回忆说,“它们都被叫成‘nothing’,‘nothing 1’ ‘nothing 2’,诸如此类。头两周我们就光倒腾这些小玩意。但乐队经常要跑演出,所以录音室里的设备隔三岔五就被拆走装上车带去演出,回来再重新安装。”唯一的好处是可以在现场舞台上试验这些动机。“因为乐队在现场反复演它,当演出归来,Echoes也已成形。”John回忆道,“它被构思成一个大的整体,分为几个乐段,所以我们也就这么录制它。”

如果说Pink Floyd要为专辑寻找一个标志性的声音,那么他们的确找到了。

Echoes开头听起来冰冷空洞的“叮——”,有人觉得像水下潜艇的雷达声纳,有人觉得像封面波纹的水滴坠落声,有人觉得像一个早已湮灭的遥远脉冲星跨越时空的电波。

其实它只不过是从众多Nothings中抢救出的一个——Wright用钢琴弹出一个单音,通过Leslie音箱扩音让它在录音室里共鸣。乐队花费很长的时间重复录制和处理这个单音,这一声声“叮”仿佛提供了一个焦点,为飘忽不定、前路未卜的Meddle和Pink Floyd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围绕这个规律出现的定音逐渐展开的,是一个个无缝拼接的Nothing——与钢琴空灵旋律与和声纠缠、忧郁飘忽的滑棒吉他;由Waters写下、Gilmour和Wight合唱、诗意反应人类的共情与交流意象的Vocal;在贝斯、鼓、Hammond风琴硬实funk铺垫上狂乱失真的吉他即兴;诡异风声、喑哑鸦鸣环境音包围下巧合获得的吉他尖利回授啸叫;特地用两个录音器塑造延时、回声效果而显得膨胀、湿润的结尾……它们共同契成了Echoes。


从形式与结构的角度来看,一部音乐作品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由多个“部分”聚集而成的统一体。每个部分的固有价值,以及所有部分之间的内在聚合度,是衡量一部作品的现实价值或艺术价值的根本标准。

比起乐队早期的那些史诗作品,23分钟的Echos从结构感、目标感和旋律感都超越了一整个量级,无疑是乐队历史和整个前卫摇滚史上的一座丰碑。

而Pink Floyd这首最经典的史诗杰作,正是从这些被称作Nothing的碎片堆当中诞生的。

Nothing really matters!


后记

脑洞起源:

年终的时候很多人发年终音乐总结,更多人发“nobody cares about your 年终音乐总结”

but I am nobody I am nothing

And nothing really matters, 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

参考资料

(英)马克布莱克(MarkBlake). 《无尽之河:平克·弗洛伊德传》.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1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Enter through the narrow gate.
For wide is the gate and broad is the way that leads to destruction,and many enter through it.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
©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